
2月开工季,小红书“苹果黄芪茶”以24万篇笔记量冲上热搜,早八人、打工人们通过“养生茶”接续上班好气色。另一小红书“轻断食”话题维持着近80篇的高热度,可见,消费者正在减重与健康之间找平衡。他们已经不是一时减肥一时爽,而是追求更科学健康瘦身。
除了食饮的健康与养生,消费者对于体重管理的关注还包括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说,他们正像管理投资组合一样管理身体数据:食饮摄入是定投,运动健身是止盈,而显示在智能健康上的数据,成为他们成功的印证。这也是体重管理赛道跑出千亿的三大关键品类。
那让我们展开说说这三大品类背后的数据真相。
健康食饮:科学控卡已达元素级
代餐赛道,凭体重管理概念实力增长
体重管理的第一环:食饮,也是“输入管理”。当代年轻人选择以“代餐”控卡的同时,还讲究营养均衡。从任拓情报通数据看到,2024年,“代餐”所在的食饮品类在主流电商平台销额已近170亿。
按品类来分,代餐主要集中在零食/坚果/特产、咖啡/麦片/冲饮和粮油米面/方便速食三大品类。观察这三大品类下TOP6赛道销额,冲饮品/食补粉销额增长近10亿,某主流货架电商及内容电商平台规模相加已超35亿;速溶咖啡/咖啡豆/粉增速超225%,成代餐黑马赛道。可见消费者用【代餐饮品】代替高热量奶茶,以【喝拿铁=吃早餐】实现卡路里的精细规划。
目前,常规代餐以成分和使用场景分为三类:泛代餐——面包、麦片等;完全代餐——低卡低脂餐、液体类代餐及代餐零食——蛋白棒、速食鸡胸肉等。结合他们所在的品类深挖数据发现,高增主要来源于泛代餐中的面包和麦片,而其中,碱水面包和燕麦麸皮成新宠。2024年,碱水面包在某主流货架电商和主流内容电商分别收获近4倍和近5倍的增长。虽然全麦面包仍为品类销售主力,但凭借着无糖、少油、越吃越香,碱水面包提供了消费者更多元的选择。另一个麦片品类的增长则依赖于富含膳食纤维的纯燕麦片以及主要功效为肠道排毒、脂肪代谢的燕麦麸皮带来。
科学控卡,从低GI控糖管理到元素级干预
控糖=减重、控糖=抗老成为当下大众体重管理、抗衰新信仰。在营养学中用GI(血糖生成指数)来描述一种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GI越低,则消化吸收速度越慢,餐后血糖水平越低。低GI食品也正成为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从任拓情报通数据观测到,包含低GI概念的食品2024年主流货架平台同比增长41%+,主流内容平台同比增长217%+,远高于行业增长率。
具体到饮食搭配建议,也可以看下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提供的混合膳食GI表(GI<55称为低GI食品),形成适合自身的“健康食谱”。
表格数据来源:不带*数据摘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 (第6版第一册),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带*数据摘自中国农业大学范志红《详解孕产妇饮食营养全书》,化学工业出社版
当控卡代餐食谱开始添加桑葚、荷叶、乌梅、山楂等成分,药食同源市场正在用增长的数据演绎古老东方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终极融合,为品牌带来新灵感。2024年,药食同源在主流电商平台销额超50亿。文中开头提到的“黄芪”就是作为“补气行气,加速新陈代谢”的一剂好药。在某主流货架电商“黄芪”销额已近2亿,获得16%+的增长。那还有哪些与体重管理相关的高增东方元素或健康成分?让我们一窥究竟。
当然,在这个充满快节奏及诱惑的时代,还催生了一群“朋克养生”者,他们左手放纵,右手补救,吃火锅前吞两片白芸豆阻断片成为他们的新仪式。这类称为“阻断式食饮”的核心,是通过精准干预,实现科学控卡。其背后是酵素、左旋肉碱、益生菌、赤藓糖醇、白芸豆提取物等属性级产品成分在调节三高、增加肠胃蠕动、控糖等发挥着作用。
其中,左旋肉碱及益生菌在各自品类已具备相当的规模。益生菌线上市场以年复合40%+的速度,从20年26亿销额速增至24年百亿销额以上,上涨近4倍。“左旋肉碱”相关品类在主流电商平台销额也已超10亿,它的增长是运动补剂从专业领域向大众市场的破圈。
运动健身:场景重构消费逻辑
运动健身是体重管理的第二环,也是“消耗管理”。从任拓情报通数据看到,2024年运动/瑜伽/健身品类在主流货架电商增长8%,主流内容电商增长65%。其中,踏步机/中小型健身器械、瑜伽等子类高增,在主流内容电商,这两个品类占整体运动/瑜伽/健身的比例已达42%+,销额超65亿。卷不动的年轻人正以小器械进行“碎片化、作弊式健身”。
继2024年开年“壶铃”凭借《热辣滚烫》大火之后,一举成为健身小器械顶流,主流货架电商增长3倍,主流内容电商增长5倍的成绩让人侧目。再研究发现,小器械的增长还有3大因素:多场景、低价格、高颜值。
以双平台高增类目“足底按摩垫”(俗称“指压板”)举例,凭借着在“居家锻炼”“办公室拉伸”“超慢跑暴汗”“燃脂”“按摩”“深度放松”“15分钟运动”等多场景营销,以成交均价低于5元的价格,在2024年主流电商平台卖出近4亿,同比增长1000%+。同样的叙事逻辑也适用于增速较快的“哑铃”“壶铃”“杠铃”等品类,而高颜值恰是这些产品吸引女性消费者的第一步。
门槛低、多样化选择及社交属性的叠加,让运动健身更加便利和日常。由此,体重管理才能往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与之相关消费也有了增长的底层逻辑。
智能设备:让体重管理闭环了
智能设备是体重管理的第三环,是闭环,也是数据管理。消费者用体重秤/体脂秤、智能手环上的数字缓解“数字焦虑”,监测健康、检验阶段性的“胜利”。而随着AI的进一步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在功能、个性化等方面有望进一步升级。
从任拓情报通数据筛选了智能设备中与体重管理相关品类——智能健康、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品类发现,这已经是一个超200亿线上规模的市场。自动生成饮食建议和运动指导的体重秤、自带热量/卡路里超额及缺口提醒的智能手表、已经实现无创血糖监测和即将实现检测房颤来预防癫痫、心脏病的智能手环,让未来的智能穿戴将不再局限于“戴”,而是从工具到“数字器官”,融入人们的身体与环境,成为人类感知和健康的延伸。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身体会变成一套精密的数据:左边记着黄芪红枣茶的养生投入,右边写着壶铃摇摆的卡路里支出,而中间那行闪着金光的健康结余,将成为我们为自己做出的最健康的消费和投资。